腐植酸肥料、生產工藝新技術
腐植酸及其制品有多種用途。在農業方面,與氮、磷、鉀等元素結合制成的腐植酸類肥料(例如:用氨金微腐植酸沖施肥中和腐植酸可制成腐植酸銨肥料),具有肥料增效、改良土壤、刺激作物生長、改善農產品質量等功能;硝基腐植酸可用作水稻育秧調酸劑;腐植酸鎂、腐植酸鋅、腐植酸尿素鐵分別在補充土壤缺鎂、玉米缺鋅、果樹缺鐵上有良好的效果;腐植酸和除草醚、莠去津等農藥混用,可以提高藥效、抑制殘毒;腐植酸鈉對治療蘋果樹腐爛病有效。
目前,隨著世界范圍內農業科技的進步,水溶性腐植酸肥料的年需求增長率已經遠超普通產品。然而,多年來傳統的堿液提取腐植酸技術會對土壤環境產生污染,使這項技術飽受質疑,從而制約了水溶性腐植酸肥料的推廣。筆者認為,大力推廣具有環保優勢的水溶性腐植酸新技術迫在眉睫復合肥。
我國腐植酸資源非常豐富,儲量大、分布廣、品位高。在中國深入開發和研究腐植酸資源,使之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具有廣闊的開發應用前景。此外,水溶性肥料具有水肥一體化、協調作物肥水供應、提高肥料利用率、節約水肥資源的優勢,有巨大的發展機遇。復合肥從長遠來看,水溶性腐植酸肥料屬于更符合環保理念、更有發展潛力的新一代肥料,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土肥專家、農技工作者、農資經銷商和農民認識到水溶性腐植酸肥料在水肥一體化中的重要性。
然而,目前我國水溶性腐植酸行業所采用的傳統技術存在問題。國內外生產腐植酸類農用產品所需的水溶性腐植酸組分,大多數需要燒堿提取,導致在產品中含有無用甚至有害的鈉離子。復合肥由于鈉不是農作物的營養元素,僅僅是為了解決腐植酸的水溶性問題,鈉離子連續、長期在土壤中的累積會對土壤環境帶來不利影響。
另外,鈉離子的存在,降低了產品的純度和質量,還提高了生產成本。一些企業為了降低成本,未經任何活化和提取步驟,直接將褐煤、風化煤作為原料加入肥料中,嚴重影響了腐植酸類肥料的使用效果和市場信譽。復合肥有的企業還為了中和腐殖酸產品的堿性而添加額外的酸性化工原料,使產品的鹽分增加,對土壤造成鹽害。
科學施肥是確保我國糧食增產增收的主要手段。目前,我國腐植酸肥料新技術開發和產業化受限于企業資金短缺的困擾,也面臨著落后技術企業低成本的競爭。所以,建議國家出臺專項科技創新資金,扶持新技術項目,繼續優化復合活化劑和反應條件,力爭在提取率、產品組成和性能等方面有新的突破;扶持企業繼續提升技術和工藝水平,將該項技術的應用推廣延伸至滴灌肥料;穩步推進該技術在農畜水產領域的應用,探索脲基水溶腐植酸在其他領域應用的可行性。復合肥更重要的是,應該對腐植酸新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推廣應用給予財政稅收等政策方面的優惠和扶持,鼓勵擁有創新技術的企業在全國范圍內對各地區褐煤、風化煤、泥炭原料采用脲基水溶腐植酸提取技術,進行原料工藝評價。
新產品開發必備資料
《精選》是掌握優秀技術、好配方、好項目的必備資料
一種優秀的新技術、新配方都會給企業造成新的市場機會,可以帶來更大的企業利潤。在當今大數據時代,及時準確完整的技術資料收集,迅速掌握國際核心技術所在,對企業有著重要意義。
本期《精選》資料所涉及的新技術包括:
A.已經進入專利實質性審查的發明專利
B.已經通過國家專利實質性審查的發明專利
C.獲得授權的發明專利技術
有的企業為了讓產品名聲響亮,利用人們的專利的認識不足,通過虛報專利謊稱自己的產品有某專利,還在宣傳材料、展板和包裝上印專利號,這些偽劣專利、虛假專利在專利文件書寫時采用虛假技術工藝、虛假配方進行專利申請,其目的僅是為了獲取專利申請號,而不是為了知識產權法律保護而真正意義上的技術公開和法律保護!
這些偽劣虛假的“專利”,完全沒有通過國家專利審查。不僅危害了市場消費者,同時也誤導了科研技術人員、誤導了新產品投資者!這些虛假技術文獻甚至會導致企業研發走入誤區,不僅影響新產品開發效率,而且還會造成科研經濟損失!利用真正有價值的專利資料,也是我們技術文獻情報工作者所追求的目的!
技術工藝、配方“充分公開”
《精選》經過專利實質審查制的專利能保證技術工藝、配方“充分公開”
根據我國《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三款所述的“充分公開”應當是針對所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要求每一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了專利說明書之后都能實現其發明創造。
“充分公開”是專利審查的重要環節,沒有“充分公開”的專利申請,不會通過審查,也不會獲得專利權。因此經過專利實質審查制的專利能保證“充分公開”。按照專利法審查規定: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了專利說明書之后都能實現其發明創造。
《精選》中內容具體到每個技術都包含哪些內容?
資料包括具體到每個技術一般包括:現有技術和市場需求背景、主要技術難題、解決難題的新技術方案、新技術的技術原理、新技術達到的目的和效果,新技術產品的生產配方、生產工藝、具體生產實施例(多組技術方案),實施例數據測試和分析,與現有產品的技術指標對比,相關工藝圖或圖片附圖等等。
《精選》還包括每項技術的研制單位、發明人、通信地址、以及該專利重點要求保護的技術要求的核心內容。
對于生產型、科研型單位
A.可以掌握技術難題解決方案、技術配方生產工藝
B.借鑒專利及技術保護要求,生產自己的產品
C.掌握競爭對手的配方,制定自己的研發策略
對于新產品轉型、新產品投資、產學研對接
A.及時發現優秀技術、優秀投資產品的發源地
B.落實可行性技術方案、項目建議書、技術論證
C.技術引進、技術轉讓、與科研單位技術對接
隨著國際化程度高、創新機制成熟的領先企業越來越重視專利。高質量的專利是廠商研發實力的體現,是企業贏得市場競爭的法寶,在法律允許范圍內,有效合理利用專利情報,會使企業新產品開發和質量提升日新月異、出類拔萃!
《精選》資料樣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