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藥新技術網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蓮花池東路5號
京安辦公樓415號
聯系電話:13141225688
聯系人:梅蘭 女士
QQ:3137420280
外國到期專利是免費金礦
耐信、萬艾可等外國暢銷藥的專利到期,這對國內藥企而言,是一輪發展黃金期。據估計,每年全球失去專利保護的藥物總價值高達400億美元。
跟隨2019年而來的,是多領域、大規模的專利到期潮。未來幾年,全球數百件農藥專利陸續到期,中國農藥市場被國外企業掌控的局面或將改寫……
到期專利是免費金礦
到期專利被稱為免費金礦。專家認為,對于意欲后發制人的中國企業而言,應學會利用到期專利,繼而尋求創新。
有人喜歡追捧時新的技術,而有人卻鐘情于“到期”的東西。山東濰坊一家制藥公司的楊博士就是后者。楊博士說,他每天都緊盯著哪些專利即將到期,然后進行仿制研發。仿制,這個在外行聽起來有幾分貶義的字眼,在熟諳專利制度的人那里,卻是一門值得鉆研的技藝。
原來,根據中國《專利法》,專利包括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發明專利的保護期限是20年,其余專利保護期限是10年。專利保護期滿后,一項專利便可以被公眾免費使用。專利到期了,技術卻不一定被淘汰,相反,還可能淘出光燦燦的“金子”。
中企有望翻越“籬笆”
目前中國生物藥(包括農藥)的主流還是仿制,他們大多受困于國外藥企密織的專利籬笆。在生物藥領域,美國掌握了59%的專利,歐盟占19%,日本占17%,其他國家的專利份額相加只有5%。因此,中國藥企迫切希望翻越專利籬笆,而這一愿望或將實現。
據估計, 2014年以來全球失去專利保護的藥物總價值2400億美元,藥品領域將迎來的大規模到期潮,被許多藥企視為一場“盛宴”。將到期潮掀得洶涌澎湃的還有農藥領域。全球主要農藥生產技術被德國拜耳、美國杜邦等6家農藥公司掌控,中國農藥企業在技術專利上幾乎無立錐之地。全球將有數百件農藥專利陸續到期,中國農藥企業等來了發展機遇。
應在模仿中創新
面對此輪到期大潮,不少中國企業已經蓄勢待發,奮力“弄潮”。而利用到期專利的做法,究竟是借力發力,還是拾人牙慧?
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李順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利用到期專利進行仿制生產,是全球的普遍做法,許多發達國家是從模仿起家,然后青出于藍。中國在一些領域并不先進,因此模仿不失為一條捷徑。中國企業應該在對外國專利的模仿過程中創新。
利用到期專利,也是得到官方認可與鼓勵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吳湞明確表示:“我們支持高端仿制藥的發展?!彼€表示,國家出臺了政策加快高端仿制藥審批速度,讓其盡快到達消費者手中,減少醫療費用的開支。在吳湞看來,仿制與創新的關系是這樣的:“中國的仿制藥能達到國際標準的話,仿制藥企業離創新就不遠了?!?/span>